Featured image of post DBMS-Chp1&2&3

DBMS-Chp1&2&3

数据库管理系统第一,二,三章笔记

第一章 介绍


1.1 介绍

Database&DBMS

  • 数据库:A very large, integrated collection of data
  • 数据库系统: 一个设计来储存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包
  • 文件与数据库的区别
    1. 数据量大
    2. 不同查询不同的代码
    3. 必须保持数据不变由于多位并发用户
    4. 奔溃能恢复
    5. 安全与访问控制
  • 为啥用数据库系统
    1. 数据独立性与高效访问
    2. 减少应用开发时间
    3. 数据集成性与安全性
    4. 统一的数据管理员
    5. 并发访问,奔溃恢复

Data, Data Model and Data Schema

  • 数据: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
  • 数据模型: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
  • 数据模式:对给定的数据模型的具体描述,数据模型的实例化

高频考点

  • Data model: a collection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for describing data.
  • Data schema: a description of a particular collection of data, using a given data model.

三层抽象架构(ansi-sparc architecture)及其对数据独立性的支持

Schemas are defined using DDL

Data is modified/queried using DML

  • views:描述用户所看见的数据

  • conceptual(logical) schema: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

  • physical schema:描述文件与索引怎么用的

  • 数据的独立性:

    • Applications insulated(绝缘的) from how data is structured and stored
    • Logical data independence: Protection from changes in logical structure of data
    • Physical data independence: Protection from changs in physical structure of data

数据库系统

  • 数据库系统组成

    • 组成:应用,DBMS,数据库,DBA
    • DBMS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
      • 高级的用户接口
      • 查询过程与优化
      • 目录管理
      • 并发控制与恢复
      • 完整性约束检查
      • 访问控制
  • 数据库系统的生命周期

    • 数据库系统规划
    • 数据库设计
    • 数据库的创建
    • 数据库运行,管理与维护
    • 数据库的扩充与重构

第二章 数据模型


2.1 层次数据模型

基本概念

  • 记录:描述事物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数据单位,存储的数据单位,由多个字段构成
  • 字段:简单的数据类型
  • PCR(双亲子女关系,1:N 的关系)
  • 分层模式:包含多对 PCRs,树状结构

拓展

  • 虚拟记录:将层次数据模型推广到非层次型的数据(存在数据冗余)
    • 多对多的关系(M:N)
    • 一个记录型是两个以上的 PCR 的子女
    • 多元关系
    • 避免数据冗馀:只存一份记录,其他引用地方用指针代替。用指针代替的记录叫虚拟记录
    • 大量指针增加数据库开销,数据模式也不够直观清晰

2.2 网状数据结构:不做要求

2.3 关系数据模型

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

  • Based on set theory, high abstract level
  • Shield all lower details, simple and clear, easy to understand
  • Can establish new algebra system – relational algebra
  • Non procedure query language – SQL
  • Soft link –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with former data models

简单的概念们

属性和域

  • 每个属性对应的值的集合是为取值的范围即为域

关系和元组

  • 关系:就是表,属性是列,元组是行
  • 关系的模式或型(schema)
    • $R = (A_1, A_2…A_n)$称为关系 R 的 schema
    • $A_i$是属性名
    • n 称为关系的目
  • 元组
    • $r(R) = { t_1, t_2, …t_m}$,关系 R 表示为 r,为 n 目元组的集合
    • $t = <v_1, v_2, …, v_n> v_i \in D_i$ 每个元组表示为 t,D 是域

键:

  • 超键: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(其子集也可以标识),候选键的爸爸
  • 候选键: 某一属性或一组属性唯一的决定了一个元组,且其任何真子集无此性质(不含多余属性的超键)
  • 主键:候选键中的一个
  • 全键(all key):若主键由所有属性组成,则称为全键
  • 候补键:候选键中除主键外的
  • 主属性: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的属性
  • 非主属性:不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的属性
  • 外键:关系 R1 不是主键,关系 R2 是主键,则其为关系 R1 外键

最基本的三个完整性约束:

  • 域完整性约束:属性值得在域中
  • 实体完整性约束:一个关系内的约束,每个关系都要有一个主键,每个元组(实体)的主键值应唯一且不为 NULL
  • 引用完整型约束:外键要么空缺,要么引用实际存在的主键值

关系代数

基础操作:(完整的操作集合)

  • 选择($\sigma$) : 选择几行,后面是布尔表达式
  • 投影($\pi$) : 选择几列,后面也是布尔表达式
  • 笛卡尔积($\times$): 连接两张表
  • 集合差(-): 就是集合的差,韦恩图都懂的
  • 并($\cup$) : 集合的并嘛

额外操作:

  • 连接($\Join$) : $R \Join_C S = (R\times S)$; C 是连接条件
  • 除($\div$) : 除以自己有的,没的直接删
  • 外连接:
    • 左外连接($* \Join$) :连接结果只保留左关系的所有元组
    • 右外连接($\Join*$) :连接结果只保留右关系的所有元组
    • 全外连接($* \Join *$) : 保留左右两关系的所有元组
  • 外并($\underline{\cup}$): 对非兼容的两个关系也可以并,那些元组中没有的属性就填 NULL

这里的关系演算有时公式会很长,一定要有大局观,看好筛选条件,连接条件再去做可以省下九成的运算量

关系演算

关系代数表示关系操作,须标明关系操作的次序,注重过程,因而以关系代数为基础的数据库语言是过程语言

关系演算只要说明所要得到的结果,不必标明操作过程,注重结果,以关系演算为基础的数据库语言是非过程语言

共同点:They are equivalent in terms of expression. SQL language can express any query that is expressible in relational algebra/caculus.

元组关系演算(TRC)

一般形式:$\{ t[<属性表>] | P(t)\}$

关系模式:R(ABC), r 为 R 的一个值

  • 投影:$\Pi_{AB}(r) = \{ t[AB] | t\in r \}$
  • 选择:$\sigma_{F}(R) = \{t | t \in r \ AND\ F \}$
  • 并:$r \cup s= \{t | t \in r \ OR\ t \in s\}$
  • 差:$r - s = \{t | t \in r \ AND\ \urcorner(t\in s)\}$

设$R(ABC)$和$S(CDE)$,r,s 分别为其值

  • 连接:$t \Join s = \{t[ABCDE]|t[ABC] \in r \ AND\ t[CDE]\in s\}$
  • Why$\urcorner(t\in s)$ NOT $t\notin s$
  • 好像是因为关系演算中没有$\notin$运算符

域关系演算(DRC)

一般形式: $\{ <x_1, x_2, …,x_n> | P(x_1, x_2, ….x_n, x_n+1, …x_n+m) \}$

  • 前面部分为结果中出现的域
  • 后面部分为结果中满足每条记录满足的条件

$$\pi_{sid, sname, age}(\sigma_{age>35}(S_1)$$

  • TRC: $$\{t[sid,sname,age]|t\in S_1 \wedge t.age > 35\}$$
  • DRC: $$\{<sid,sname,age>|<sid,sname,age>\in S_1 \wedge age > 35\}$$
  • TRC 中用的 t.age 而不是 t[age];DRC 则直接用域名来做运算;另外别忘了加限制集,不然查询结果无穷大

2.4 ER 数据模型(实体联系数据模型)

是上面三种传统数据模型互相转换的中间模型

ER 图

  • 矩形:实体;双线矩形表示弱实体
  • 菱形:关系
  • 椭圆: 属性
  • 弧上的数字表示联系的基数比;双线弧表示该实体全参与,单线表示部分参与

扩充 E-R 数据模型(我赌不考)

  • 特殊化和普遍化:就是实体之间的继承,在弧上加$\cup$来表示
  • 聚集:把参与联系的实体组合形成新的实体
  • 范畴:超实体集并的子集

2.5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(没细讲)

其他数据模型

  • 基于逻辑的数据模型
  • 时态数据模型
  • 空间数据模型
  • XML 数据模型

第三章 用户接口和SQL语言


3.1 用户接口与 SQL 语言

  • 关系代数是一种过程语言,以此设计的数据库语言,用户不仅要说明需要什么数据,还要说明获得这些数据的过程。
  • 对用户来说,最好只说明需要什么数据,而如何获得这些数据则不必用户说明,而由系统来实现。即非过程语言。
  • 非过程关系数据库语言里最成功的应用最广的:SQL 语言

3.2 SQL 语言概述

  • SQL 指什么
    • IBM: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
    • ANSI(美国国家标准协会):Standard Query Language
    • wiki 百科,以及大部分资料都解释为第一种
  • SQL 按功能分为四大部分
    • 数据定义语言(Data Definition Language):用于定义,撤销和修改数据模式
    • 查询语言(Query Language):用于查询数据
    • 数据操纵语言(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):用于增删改数据
    • 数据控制语言(Data Control Language):用于数据访问控制

3.3 SQL 数据定义语言(DDL)[上课没提]

  • 关系又称表,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。
  • 表分为两类
    • 基表:数据显式存在数据库中
    • 虚表(试图 view):仅有逻辑定义,可根据其他基表或视图导出,不显式存在数据库中
  • 对基表的操作
    • 增加列
    • 删除基表
    • 补充定义主键
    • 撤销主键定义
    • 补充定义外键
    • 撤销外键定义
    • 定义和撤销别名
    • 索引的建立和撤销

3.4 SQL 查询语言(QL)

基本的 SQL 查询语句

基本格式

只有 SELECT 和 FROM 是必须的,别的子句可选

  • SELECT 字句: 后接需要查询的项目
  • FROM 子句: 指定了选择的数据表。FROM 子句也可以包含 JOIN 二层子句来为数据表的连接设置规则。
  • WHERE 子句: 后接一个比较谓词以限制返回的行。WHERE 子句仅保留返回结果里使得比较谓词的值为 True 的行。
  • GROUP BY 子句: 用于将若干含有相同值的行合并。 GROUP BY 通常与 SQL 聚合函数连用,或者用于清除数据重复的行。GROUP BY 子句要用在 WHERE 子句之后。
  • HAVING 子句: 后接一个谓词来过滤从 GROUP BY 子句中获得的结果,由于其作用于 GROUP BY 子句之上,所以聚合函数也可以放到其谓词中。
  • ORDER BY: 子句指明将哪个字段用作排序关键字,以及排序顺序(升序/降序),如果无此子句,那么返回结果的顺序不能保证有序

执行顺序

子句顺序
SELECT5
FROM1
WHERE2
GROUP BY3
HAVING4
ORDER BY6

SQL 的高端操作

  • SELECT 后别名:可以用 =AS
1
2
3
SELECT S.age, age1=S.age-5, 2*S.age AS age2
FROM Sailors S
WHERE S.sname LIKE 'B_%B'
  • LIKE:用来模糊匹配字符串;_表示任一一个字符;%表示任意多个字符(包括 0 个);上述表达为 B 开头与结尾长度至少为 3 的字符串
  • UNION:对来能够给目相同的查询结果进行并操作,一般在 WHERE 子句中用OR代替
  • UNION操作必须去重,如果允许,在其后加ALL则不消除结果中的重复项
  • 多元UNION操作需要利用圆括号多次使用二元UNION来实现
  • INTERSECT:对来能够给目相同的查询结果进行取交集操作,一般在 WHERE 子句中用AND代替
  • 嵌套查询(Nested Queries):在 FROM,WHERE,HAVING 子句中可以包含 SQL 查询
    • ( NOT ) IN:前面有个主语,下例寻找定了 103 号船的水手姓名
1
2
3
4
5
6
7
SELECT S.sname
FROM Sailors S
WHERE S.sid IN (
  SELECT R.sid
  FROM Reserves R
  WHERE R.bid=103
)
  • (NOT) EXISTS:相关子查询,EXISTS后面不为空则
1
2
3
4
5
6
7
SELECT S.sname
FROM Sailors S
WHERE EXISTS (
  SELECT *
  FROM Reserves R
  WHERE R.bid=103 AND S.sid = R.sid
)
  • ANYALL:
    • ALL满足范围中所有的则返回 true
    • ANY满足范围中任意一个则返回 true,下例寻找得分高于任何一个名叫 Horatio 的水手
1
2
3
4
5
6
7
SELECT *
FROM Sailors S
WHERE S.rating > ANY (
  SELECT S2.rating
  FROM Sailors S2
  WHERE S2.sname = 'Horatio'
)

好像还有个 EVERY,只遇到一次,或许会做补充

  • EXECPT:除操作好像

  • Aggregate Operators(聚集函数)

    • COUNT(*): 返回表的总条目数
    • COUNT([DISTINCT] A):返回[不重复的]A 条目的总数
    • SUM([DISTINCT] A):返回[不重复的]各个 A 属性的和
    • AVG([DISTINCT] A):返回[不重复的]各个 A 属性的平均值
    • MAX(A):A 属性的最大值
    • MIN(A):A 属性的最小值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--得分为10的水手的平均
SELECT AVG(S.age)
FROM Sailors S
WHERE S.rating=10

--找得分最高的水手名字
SELECT S.sname
FROM Sailors S
WHERE S.rating=(
  SELECT MAX(S2.rating)
  FROM Sailors S2
)

GROUP BYORDER BY 子句应用

GROUP BY

GROUP BY 目的是让聚集函数作用于特定目标而非整个表

  • GROUP BY子句将表按列的值分组,列值相同的一组,若有多个列,则先按第一列分组,再按第二列分组
  • HAVING后为选择基本组的条件

ORDER BY

  • 对子句中指定的列进行排序,默认升序,ASC表示升序, DESC表示降序
  • 下例举出计算机系所开课程(成绩完整的 GRADE isn’t NULL)的最高最低和平均成绩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SELECT SNO, MAX(GRADE), MIN(GRADE), AVG(GRADE)
FROM SC
WHERE CNO LIKE 'CS%'
GROUP BY CNO
HAVING CNO NOT IN (
  SELECT CNO
  FROM SC
  WHERE GRADE IS NULL
)
ORDER BY CNO

CAST expression

就是一些强制类型转换,CAST (NULL AS Varchar(20))把 NULL 转字符串

CASE expression

PPT 上例子都是放在SELECT子句后,作用就和一般的CASE语句差不多,不考吧

子查询

本节例题所用数据模型

  • dept(deptno, deptname, location)
  • emp(deptno, salary, bonus)

标量子查询(Scalar sub-query)

返回值只有一个单值,不是元组;can be used in the place where a value can occur

寻找平均奖金高于平均薪水的部门的名字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SELECT d.deptname
FROM dept AS d
WHERE (
  SELECT avg(bonus)--这里返回的是个单值
  FROM emp
  WHERE deptno = d.deptno)
    > (
  SELECT avg(salary)
  FROM emp
  WHERE deptno = d.deptno
  )

表表达式(Table expression)

返回的是一个临时表(视图);can be used in the place where a table can occur

寻找总收入过两万的部门

1
2
3
4
5
6
SELECT  deptno, totalpay
FROM (
  SELECT deptno, SUM(salay) + SUM(bonus) AS totalpay
  FROM emp
  GROUP BY deptno) AS payrool
WHERE totalpay > 20000

公用表表达式(Common table expression)

有一个表被用了很多次,则可使用WITH子句来定义它,是个临时的视图

寻找有最高收入的部门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WITH payroll(deptno, totalpay) AS (
  SELECT deptno, SUM(salary) + SUM(bonus)
  FROM emp
  GROUP BY deptno
)
SELECT deptno
FROM payroll--这里使用一次
WHERE totalpay = (
  SELECT max(totalpay)
  FROM payroll--这里又使用一次
)

递归查询

如果一个临时表在其定义中引用了自己,则发生递归;分为三步,初始查询,递归查询,终止查询

寻找所有在 Hoover 管理下的薪水超过 100000 的员工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WITH agents(name, salary) AS
--Inital query
((SELECT name, salary
FROM FedEmp
WHERE manager='Hoover')
UNION ALL
--Recursive query
(SELECT f.name, f.salary
FROM agents AS a, FedEmp AS f
WHERE f.manager = a.name))
--Final query
SELECT name
FROM agents
WHERE salary>100000

这里应该还有外连接的 SQL 操作已经递归查询,但他妈的太复杂了,有心情写

  • 递归查询好像挺重要,稍后攻克

3.5 数据操纵语言(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)

  • Insert a tuple into a table
1
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('Smith', 'John', '1980-06-10', 'Los Angles', 16, 45000)
  • Delete tuples fulfill qualifications
1
2
3
DELETE
FROM Person
WHERE LastName = 'Rasmussen'
  • Update the attributes’ value of tuples fulfill qualifications
1
2
3
UPDATE Person
SET Address = 'Zhongshan23', City = 'Nanjing'
WHERE LastName = 'Wilson

3.6 嵌入式 SQL(in C)

由于ISQL功能受限于数据库操作,缺少数据处理能力。这种能力宿主语言有呀,所以就把SQL嵌入到宿主语言中去。

嵌入式SQL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:

  • 宿主语言编译器无法识别和接受SQL语言
    • EXEC SQL...;来标识
  • 宿主语言程序和DBMS之间信息数据传输
    • 宿主变量,在SQL中加:标识
  • 查询结果为元组集合,须逐个赋值给宿主语言中的变量
    • 游标方案
  • 两者数据类型不完全对应,须解决数据类型转换问题
    • 就解决呗

嵌入式SQL的说明部分

  • SQL语句以EXEC SQL开头,;结尾。

  • 数据的传送通过宿主变量

  • 宿主变量申明

    • 系统定义者:SQLCA(SQL Communication Area);其有个分量SQLCODE,它是一个整数,DBMS向应用程序报告SQL语句执行结果。
    <0=0>0100
    错误未执行,负数值表示错误类型无异常执行执行但有异常,值表示异常类型无值可取,可能没有符合条件的值也可能取完了

    使用时直接包含即可EXEC SQL INCLUDE SQLCA

    • 一般的宿主变量声明,开头EXEC SQL BEGIN DECLARE SECTION, 结尾EXEC SQL END DECLARE SECTION;宿主变量可以与表的列名同名,SQL语句中使用宿主变量时前面要加:
1
2
3
4
5
6
EXEC SQL BEGIN DECLARE SECTION
  char SNO[7];
  char CNO[6];
  float GRADE;
  short GRADEI;
EXEC SQL END DECLARE SECTION
  • 指示变量:indicator,也是宿主变量
  • 宿主变量不能接受空缺符NULL,此时在其后跟一个指示变量,其值为负则前面的宿主变量为NULL,否则不为NULL
  • 上例中GRADEI指示GRADE

嵌入式SQL的可执行语句

包括

  • 进入数据库系统的CONNECT语句
  • 嵌入的DDL,QL,DML,DCL
  • 控制事务结束的语句

CONNECT 语句

1
EXEC SQL CONNECT :uid IDENTIFIED BY :pwd

uid与pwd为两宿主变量

嵌入的SQL

  • DDL和DML:除了前面加EXEC SQL外与ISQL没有区别,如
1
2
EXEC SQL INSERT INTO SC(SNO, CNO, GRADE)
  VALUES(:SNO, :CNO, :GRADE)
  • QL
    • 查询结果为一个数组,直接将查询结果用INTO子句对宿主变量进行赋值即可
1
2
3
4
EXEC SQL SELECT GRADE
  INTO :GRADE, :GRADEI --由于查询结果只可能有一个直接赋值即可
  FROM SC
  WHERE SNO = :GIVENSNO AND CNP = :GIVENCNO --{SNO, CNO}为主键
  • 查询结果为超过一个数组新开辟一个区域,存放查询结果的区域及其相应的数据结果称为游标,使用分四步

  • 说明游标语句

1
2
3
EXEC SQL DECLARE <cursor name> CURSOR FOR
  SELECT ...
  FROM ...
  • 打开游标语句
1
EXEC SQL OPEN <cursor name>;

打开游标时,执行与之相关的QL,其结果存于游标中,一经打开即使查询语句中宿主变量值改变,游标值也不会变,除非关闭后重新打开

  • 取数语句
1
2
EXEC SQL FETCH <cursor name> 
  INTO :hostvar1, :hostvar2, ...;

当游标中数取完,SQLCODE将返回100

  • 关闭游标语句
1
EXEC SQL CLOSE <cursor name>;
  • 一个完整的例子,宿主语言是c语言,为了打印一张gpa3.5以上同学的名单。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EXEC SQL BEGIN DECLARE SECTION;
char sname[20];
EXEC SQL END DECLARE SECTION;

EXEC SQL DECLARE student-cursor CURSOR FOR --Step1:声明游标
  SELECT S.sname
  FROM student S
  WHERE S.gpa>3.5
EXEC SQL OPEN student-cursor;              --Step2:打开游标
while(TRUE)
{
  EXEC SQL FETCH student-cursor INTO :sname;

  if(SQLCA.SQLCODE==100) --读完了
    break;
  if(SQLCA.SQLCODE<0)    --出错了
    break;
  /*
  ...处理游标中所取的数据
  */
  printf("%s\n", sname);
};
EXEC SQL CLOSE C1;             --Step4:关闭游标